第(3/3)页 随着命令下达,各部门负责人迅速回到各自岗位。 舰桥内也很快变得忙碌起来。 “郭主任,这些数据能在入列仪式前处理完吗?” 张铮压低声音问道,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控制台。 郭春雨推了推眼镜,回答道:“请张舰长放心,这个项目是我们院目前的最高优先级,只要不出现极端天气或其他意外,肯定能在期限内完成。” 或许是看出对方眼中仍然存在疑虑,郭春雨又紧接着补充道: “根据国军标要求,实船气流场测量只是CFD模拟和风洞测试的补充验证,并非舰载机起降的必要条件……实际上,即使是美俄这样的海军强国,也只在部分航母上进行过类似测量,而像是法国海军和英国海军,甚至从来都没有进行过全面的气流场测试。” “我知道标准要求。”张铮的目光重新投向窗外逐渐加速的海浪,“但辽省号是我们的第一艘航母,我希望它能以高于标准的规格完成舰载机起降之前的准备工作……” 舰长扶着面前指挥台的右手愈发用力: “毕竟,历史会记住我们的每一个细节。” 郭春雨愣了一下,接着郑重地点了点头: “好。” 这个时候,舰桥的门突然再次被打开。 这一次,进来的是舰政委梅汶大校,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件,脸色略显凝重。 眼见这副架势,郭春雨当即转身想要回避。 正好他也准备回到甲板上,亲自组织整个数据测量过程。 但还没等迈开步子,就被对方伸手拦住。 “郭主任,先留步。” 梅汶说着快步走到指挥台旁,把手中的文件递给舰长: “通讯部门刚刚接到命令,要求我们尽快完成一份全舰准备情况报告,还说如果条件允许,上级正在考虑提前进行舰载机起降测试。” 后者接过文件,眼眉微微挑起: “提前?可入列仪式的时间不是已经确定了吗?” 航空母舰的入列不比普通驱护舰,属于高级别首长都会出席的大事。 “仪式时间不好动,所以起降测试可能会改在入列之前进行。”政委解释道,“考虑到现在已经是第十次海试,所以单从技术上看,相当于只是调换了一下流程……但我们这次回港后,可能只有几天的休整时间。” 张铮快速浏览完文件,沉思片刻后回答道: “海试的出航时间都比较短,又一直在近海范围,无论舰艇还是舰员都远没到疲劳期,我相信同志们的水平和决心。” 说完,抬头看向郭春雨: “郭主任,您看气流场数据“ “我理解情况了。”郭春雨立刻回应,“如果确实需要提前,我可以申请额外的计算资源加快数据处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