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4章 超分辨率光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3)页

    “栾主任,您只说对了一半。”他轻轻摆了摆手:“实际在这个系统里,真正负责成像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块透镜’。”

    说罢,他没管栾文杰依旧困惑的眼神,只是对旁边的栗亚波示意:“亚波,把遮光罩撤掉。”

    栗亚波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移开了那个黑色的圆柱形遮光罩。

    平台上的景象瞬间一览无余。

    “从光学模型上来说”常浩南指着暴露出来的核心区域,“是两块透镜,共同构成了这个突破极限的成像系统。”

    栾文杰立刻凑近,几乎把脸贴到了光学平台上方,仔细端详着:

    一块看似平平无奇、表面光洁的平面透镜。

    以及,紧挨在它后面放置的一块……半透明的平板?

    “就是它?”栾文杰指着那块平板,又看了看远处的成像屏。

    “不不不……”常浩南摇头,“后面这个是成像平板,我说的另一块透镜,实际上是指这个系统中的气体。”

    栾文杰似乎有点明白了:

    “所以刚才的光,是先经过透镜照射到这块平板上成像,然后平板上的像……再被那个成像屏接收并显示出来?”

    “正是如此。”常浩南点头赞许栾文杰的敏锐观察,“当然那个成像屏也可以阻挡光路,以免高强激光束射出测试范围,对其它设备或者人造成影响。”

    栾文杰下意识伸出手,想要在透镜和平板旁边比划一下。

    但旋即想起这东西恐怕不能乱碰,于是又缩了回去问道:

    “那为什么要把成像平板紧贴着透镜放?”

    “实际上是有缝隙的,大约1.5微米。”常浩南用手势比划了一个极其微小的距离,“只是肉眼难以分辨罢了。”

    他戴上特制的防静电手套,极其小心地取下了那块位于透镜和平板之间的核心平板——那才是真正的成像元件。

    然后,开始回答对方最开始的问题。

    “衍射极限之所以存在,根本原因在于传统透镜无法将光聚焦到一个小于半波长的区域。”

    常浩南将那块特殊的平板捏手中,展示到栾文杰面前:

    “但我们的思路是,让光线在一组折射率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的材料界面上发生‘负折射’。”

    他指向透镜和手中的平板:

    “具体说,就是让从目标物体上发散出来的光线,在我们这块由负折射率材料制成的平板上实现聚焦,理论上就能绕过衍射极限的束缚,真正实现完美成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