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常浩南解释道: “在更高速度下,壁面热流密度呈指数增长,而燃料在冷却通道中的停留时间却减少了……热解需要时间,这是化学反应动力学的限制。”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低声的讨论。 等了几秒之后,他才继续道: “好消息是,燃烧室本身的设计思路被证明是可行的,激波系结构、燃烧稳定性、模态转换效率都达到了预期,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问题只有冷却问题。” “改用高热沉燃料?比如JP7,或者掺混一些环己烷?” 一名年轻工程师提议。 “环己烷不适合我们的多任务需求,而JP7和JP8之间恐怕也没什么本质区别。” 常浩南摇头: “我倾向于做两手准备,一是优化冷却通道几何形状,增加燃料停留时间,这样算是最简单的方案,但如果还是不够的话,就只能考虑改进燃料配方,降低热解活化能。” 他转向刑牧春: “老邢,你负责第一个方案,带团队重新设计冷却通道……” “……” 会议结束后,常浩南独自回到办公室里,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模拟测试结果。 他回想着刚才十几个小时里面那些令人振奋的时刻—— 当激波系完美形成时,当超燃模态顺利建立时……那些瞬间,他能感觉到高超音速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桌上的红色电话突然响起,常浩南看了一眼,是来自工建委领导的来电。 他深吸一口气,接通了电话。 “常院士,听说测试遇到些问题?” 电话那头响起李忠毅的声音。 “是的,但总体是成功的。” 常浩南回答: “我们验证了多设计点燃烧室的核心设计理念,只是冷却系统需要一些调整。” “需要什么支持?” 对方直入正题。 常浩南望向窗外渐亮的天色: “眼下倒还不用,但需要石油化工口做好准备,我们很可能需要测试一批组分比较……特别,的碳氢混合燃料。” 李忠毅本就是石化系统出身,对于这样的要求自然马上应允。 “对了,还有一件事。” 正当常浩南准备挂断电话的时候,对面又话锋一转,打断了他的动作。 “什么?” “一点题外话,我们最近看到了一些报道……” 李忠毅的声音突然压低,而且语速放缓: “虽然无法确定,但有很多迹象都表明,美国那边的X51A高超音速飞行器研制项目,似乎因为某些原因而发生了严重的停滞,据说是研发负责人被牵扯到了一桩情报安全事件当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