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十几秒过后,他把手机屏幕塞到舍尔面前: “你看,在华夏方面的宣传材料中,这个方阵没有给出具体的型号或者装备类型,而是直接以功能命名为两栖登陆作战方队……” 就在此时,原本还算能看的直播推流瞬间变得卡顿起来,而在一次持续不到五秒钟的刷新过后,下方评论区的留言数量就增长了惊人的两千多条。 “这是……发生什么了?” 在本就嘈杂的背景噪音之下,柯林斯只能听到转播解说员的声音突然变得铿锵有力了很多,但却不知道具体都说了些什么,能引发隔着屏幕的观众们如此激烈的反应。 舍尔这会儿也已经戴上了另外一边耳机,但紧接着表情就变得有些僵硬。 因为他恰好听到了解说员对这个方阵的最后一句介绍: “解放军有能力、有信心,时刻准备着完成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这套说辞放在平时或许没什么,但配合眼前这个“两栖登陆方队”的性质,就很难不让人有所联想…… “他们发出了意义明确的威胁……” 舍尔干脆省去了麻烦的翻译环节,直接解释了隐藏在背后的意思: “你想想看,华夏人有什么地方是能用上这些两栖战车的?” 柯林斯瞬间瞪大双眼: “你的意思是……” 却被对方一抬手拦住: “先等等,炮兵、导弹……还有那些类似箱式卡车的东西要过来了。” 这些装备本来都属于已经被分析过无数次、无需过分关注的类型,但刚才那个略显奇怪的分类方式却重新引发了舍尔的兴趣。 他很快总结了其中的规律—— 那些型号功能相对单一、能一眼看出用途的方队,比如履带式自行火炮、远程火箭炮、反坦克导弹等仍然按照过去的方式进行单独命名。 但另一部分由多种型号混搭,或者很难通过名称判断具体功能的装备,则会被赋予一个概括性的称呼。 比如一种外形类似普通卡车,但却在车顶分别展开了几种不同类型天线的,就被总结为“通信保障方队”。 舍尔勉强认出,位列最前方的四辆正是上一届珠海航展上出现过的高通量卫星通信车,不过此刻它们的形态又与展出时的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单从形状更加复杂、元器件密度更大的天线阵列来看,应该是又经过了一次升级。 或者,之前参展的干脆就是降级之后的外贸型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