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人走进检测区域的时候,那枚未爆弹已经被大卸八块,按照不同子系统分别放在几张桌子上。 只是第一眼,林成刚就看到了其中体积最大的推进段——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一个相对整体的结构,很难被原样拆分成生产之前的状态。 并且,周围也已经围拢了十来个打扮各异的技术人员。 他快步走上前去,简要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对方也没有过多铺垫,而是直接把圆柱形的动力段调转方向,让圆形截面对准林成刚。 根本不用对方多说,后者便已经看出了问题所在。 “药柱裂开了?” 林成刚万万没想到,最后导致燃烧发生中断的,竟然是这样一个相对浅显的原因。 那确实不需要再做其他分析了。 这就是最直接的原因。 “嗯。” 为首一名佩戴着上校军衔的技术军官回答道: “这么看还不太明显,我们刚才用探针深入观测了一下内部形貌,结果么……” 他说着从旁边端过一台笔记本电脑,上面是一张因为光照不均匀而有些过曝的照片。 但细看之下,还是能够认出,这是一个环形药柱内部的展开图像。 而在中央部分,则分布着三条横贯整个图像的深色阴影。 也就是说,整根药柱如同刀切法棍面包一般被分成了四段。 那只能说,不熄火就没天理了。 “但是没道理啊……” 看着眼前狰狞可怖的形貌图像,林成刚的脸上满是疑惑。 CTK-2推进剂的基体是在CT-1的基础上加入对电敏感的硝酸羟胺和金属钨粉末,为了避免这个相当特殊的组合出现强度隐患,他还专门加入了三维多孔聚乙烯醇作为粘结剂,在正式装弹之前也进行过多次试验。 按说不应该出现物理原因的断裂。 而且,无论是燃烧压力还是外部过载,0目标距离.8km的测试都不算最高,就算出问题,似乎也不应该是在这里才对。 所以根源恐怕还是刚才自己发现的二次加电。 但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目前姑且还蒙在鼓里。 他虽然是搞固体火箭动力,但并非化学专业出身,负责工程研发尚且可行,但对于更深入的部分却有些力不从心。 沉默半晌会后,他放下手中的笔记本电脑,转头看向跟在身后的刘锡云: “备弹应该还有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