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主要是运气不错,对压缩隔离段的还原度非常高,而且也分析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常浩南面不改色地回答道。 郑良群坐直身子,来了个肃然起敬.gif。 “你先等等……” 接着拿起电话,很快叫来了一名尉官: “让陆副参谋长代我去参加一下今晚上的会,就说有这边紧急情况,一时间脱不开身。” 如此果断的抉择,让常浩南有点难绷: “这……不太好吧。” 等那名年轻军官离开之后,他转头看了看门口,说道: “报告反正就放在你这,又不会自己长腿跑了……” 郑良群摆摆手: “一个跟地方单位接触的务虚会而已,唱主角的是政治部,其余部门就是单纯露个面,让副职去也是一样的……” 然后便把注意放回到了手里的报告上。 因为是写给领导看的,所以常浩南在保留了数据分析的同时,也没忘了在每个部分后面都用尽可能简练的语句写一个小节。 郑良群读起来自然也没什么障碍。 “也就是说……” 大约半小时后,他终于重新抬起头来: “你认为,美国人目前的问题不仅仅是个别技术不成熟或者某个细节缺陷,而是在路线层面就出了问题?” 常浩南则已经轻车熟路地从郑良群办公室里找出茶叶,给自己泡了一杯: “还要更根本一些。” 他放下手里的茶杯,回答道: “按照目前的情况推测,我想不光是X51A,他们就算去搞滑翔式高超,都会遇到很大问题……” 郑良群的脸上瞬间露出惊喜,但很快收敛起了表情: “有可能通过以飞代测解决么?” “很难。” 常浩南摇摇头: “以飞代测的前提是故障原因单一,而且能确定问题所在的位置,可如果只是单纯的模型选择错误,那么他们应该在地面测试阶段就能意识到,不至于让飞行器带着这么大问题上天,所以在工程管理阶段肯定也还有很大的漏洞……这样综合下来,估计连溯因分析都做不明白。” “实际我现在甚至想不通,他们当年的X43A到底是怎么成功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