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当然……” 韩陈峰回答道。 他核工业部门出身,本身的涉密等级并不低,又已经被常浩南直接请到了这里,当然知道高超声速武器的存在。 “那你觉得,对于结构简单、又缺乏旋转部件的冲压发动机来说,什么样的电源才能满足飞行器的用电要求?” 常浩南显然兴致不错,稍稍卖了个关子。 “当然是电池或者燃料电池。” 韩陈峰尽管并非航空航天专业出身,但也不至于没有常识: “常院士您这可考不住我……导弹上一般只有控制、通信和制导几个子系统需要用电,需求量和启动时间也都有限,电池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然而,常浩南似乎没有在开玩笑的意思: “我这可不是在考你……” 他说着看了看旁边墙上的表。 “如果不是一枚导弹呢?” “……” 还没等韩陈峰再次开口,就听到了一阵敲门声响起。 一个跟他岁数相仿的人正站在办公室门口,身上穿着一件航天科技集团的公法羽绒服: “常院士……” 来人此时才看到沙发上坐着的韩陈峰,瞬间把后面的话憋了回去。 “没关系,这位是核工业集团240所的韩陈峰所长,来帮助我们进行等离子体相关研究的自己人。” 常浩南解释道。 对方这才继续开口: “按照您的要求,满足宽速域要求的乘波体气动模型已经到位,随时可以开始测试。” 韩陈峰本来还在寻思刚才常浩南的问题是什么意思,结果突然听到了一个令他茅塞顿开的关键词——宽速域要求。 也就是说,对方的研究目标并不是……或者并不只是个单纯在狭窄设计状态下使用的一锤子买卖。 相比于只需要尽可能加速然后砸向目标的导弹,这样的需求似乎更接近…… 一架飞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