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包括本次合作涉及到的条款当中,也包括未来在阿尔坎特拉发射华夏运载火箭的内容。 当然,这是巴西方面主动提出的条件…… “赵主任!” 一名身穿航天科工集团工装的工程师拿着一份文件,小跑着来到正在临时指挥所中的赵福元身后: “火箭各个子系统已经检查完毕,确定一切正常,随时可以进行发射。” 航天科工手头并没有二炮导弹旅的那一套指挥系统,加上这地方的基础设施本来就比较欠缺,所以很多程序化的环节,还只能通过最传统的方式来完成。 后者接过文件,从头到尾认真看了两遍之后,才在最后一页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递回给对方: “让检测技术人员先撤离,等待发射窗口……另外,火箭先不要起竖,就维持现在这个状态,等我下一步指挥。” “是!” 前来报告的工程师并没有什么迟疑,而是很快拿起无线电通讯器开始传达指令。 但旁边另一名来自生产部门的子系统负责人胡茂杨却面露不解,手里拿着一个纸质的注意事项清单,凑过来问道: “赵主任,参考传统液体火箭发射任务的话,不应该是在起竖状态下等待发射窗口么?” 航天科工的运载火箭业务才刚刚起步,而西昌发射中心的同志也没怎么见过这种发射之前还需要起竖的玩意,所以各个过程都还没有一个特别完整的标准,只能以参考兄弟单位的成熟经验为主。 “嗯……这次不太一样。” 赵福元说着从旁边拿起一个望远镜,朝着发射场入口的方向看了看,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 “有客户要求观看完整的发射过程,所以得等他们到位之后再说。” “观看发射过程?” 胡茂杨用有些难以置信的眼神看了一眼远处那辆跟东风31几乎没什么不同、只是略长了一点的发射车。 为了尽可能冲淡快舟一号火箭的军事化色彩,本次发射的载荷是十几颗由各个高校研制的微小卫星,其中自然包括不少来自国外的客户。 但客户归客户,这种发射任务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来看的。 “航天局上个星期才告诉到我这边的,应该是个突然的情况。” 赵福元回答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