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几天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多尔丹尽管一再控制着自己的思维,但仍然忍不住计算过无数次。 那是自己担任ESA局长或者航天工程师一辈子都拿不到的收入。 “伯纳德,你今天特地来我家,应该不是只为了汇报一下公司的经营情况吧?” 他决定暂时把话题扯到工作上。 坎德尔非常清楚,对方现在只不过是处在最初的惊骇阶段而已,并非真的准备拒绝这份天降横财。 只需要再多给一些时间,他自然会说服自己。 于是,便毫不掩饰地说出了此行的真正目的: “华夏航天局在前几天的表态中提到过,说愿意和国际社会合作,共同解除国际空间站面临的危机……我想知道,各国的航天机构对此的真实态度如何?” 面对这个问题,多尔丹迟疑了一瞬间。 但最后还是回答道: “总体上以中立偏正面为主……典型的比如俄国人,在华夏方面宣布了那个太空渔船计划之后,马上就出了份声明,说愿意向任何有需求的国家无偿提供国际空间站的相关运行数据和40396号太空碎片的轨道信息,还有成本价的快捷火箭发射业务。” “虽然说是任何有需求的国家,但是你知道,主要航天国家里只有华夏是被排除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以外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相当于说愿意和华夏方面合作,只是稍微委婉一些而已。” 说到这里,他也跟着剪开一根雪茄,脸上原本纠结而凝重的表情则已经放松不少: “意大利、英国、法国、印度和巴西的意思也差不太多,支持,但也不是特别主动……” 欧空局在欧盟内部的权威有限,基本只是主持一些国家间合作项目,并不能完全取代各国航天机构的职能。 这种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欧洲航天发展的混乱。 坎德尔微微皱了皱眉: “是NASA私下里给了警告?” “那倒不是。” 多尔丹摇摇头,狠狠吸了口雪茄,然后整个身体靠在沙发上,把烟雾缓缓吐到半空。 仿佛把心中的最后一丝纠结也一起吐了出去: “这次这么大的舆论风波,哪怕是NASA也不敢真的阻止其它国家做点什么……当然日本或许除外,JAXA是目前唯一没有做出任何表态的航天机构。” 在说到后半段时,他的语气中带上了几分戏谑。 但旋即又恢复了严肃: “其实各国目前主要的顾虑是,都不太相信华夏真有能力解决这次的问题,如果大张旗鼓地进行合作,但最后反而什么都没做到,或者是被美国人提前一步……事情可就不太好收场了。” 其实从技术角度上讲,出现这样的情况再正常不过。 航天嘛,哪可能一点风险都没有。 但此事背后所酝酿的舆论影响太大,万一出现决策错误,哪怕没有产生什么实际损失,国内的政敌们也不会放过这个攻讦对手的机会。 而这种时候,就体现出商业化航天的灵活性了。 “我准备利用这个机会,去和华夏方面接触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