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太棘手了。 上次人类处理这么大尺寸的“太空垃圾”,大概还是礼炮七号。 但后者只是失控且失联而已,基本功能还是在的,甚至留有完好的对接口,所以最后派两名艺高人胆大的斯拉夫超人宇航员去手操非合作对接,愣是给修好了。 然而这个40396号是一个孤零零的太阳能电池板,还是运行在大约400公里这个最为繁忙和敏感的高度上,一时间甚至没人能想到要如何处理。 总不可能让美国人再打一发标准3吧? 从技术上,这个电池板几乎的红外特征很差且很不规则,LEAP的导引头未必能识别出目标来。 而政治上,所有国家,包括美国国内也都不可能允许。 “NASA方面怎么说?” 虽然情况非常严峻,但问出这句话的人语气中还是难免带着些幸灾乐祸。 没办法,人之常情。 虽说航天是人类共同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不假,但那空间站上又没有华夏航天员,更何况当年还是你阿美莉卡不当人,非得不允许我们加入。 你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不过孙燕来作为航天局一把手,还是维持了基本的体面: “NASA方面还没有对此公开做出回应……实际上包括欧空局和俄航天局在内,也都还没对外界公开这个消息,应该是在考虑对策。” “如果要让国际空间站的轨道提高50km,那一艘,甚至是两艘联盟飞船的动力甚至都不够。” 周平建这会儿本来就在研究天宫一号,对于这些细节手拿把掐: “另外,如果真提升上去,那后续所有的相关航天计划,包括上面搭载的各种设备也都要调整,工作量几乎相当于放弃现有国际空间站从头再来……” “……” 随后,又有几名航天局和航天科技集团方面的同志发表了各种技术层面的看法。 总之就是,虽然碰撞概率不大,但一旦真有风险,那就很难躲开。 但很明显,今天这场会开起来,绝对不是为了讨论技术的。 否则首长根本犯不着隔着屏幕参会,直接看一眼会议记录就完事了。 因此,李忠毅很快开口,把已经跑偏的话题给掰了回来: “这可能是人类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意外事件……虽然表面上和我们无关,但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已经重新落座的孙燕来首先说道: “航天局已经准备好了新闻发布会和媒体通稿,准备从三个角度、总共九个方面对美国这次冒失的反卫星拦截做出批判,尤其要强调,我国已经提前预知到了相关风险并做出警告,但美方仍然一意孤行,最终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风险。” “另外,我们准备制作一个专题节目,就叫做《美国航天之死》,当然考虑到国际影响,只准备出汉语版本在国内播发。” 算是中规中矩的反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