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直到众人走下飞机,常浩南也没想出来个比前世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主要是D30KP2+轰6这个组合,确实是太便宜了。 无论是单独研发一种新机体,还是单独研发一种新的中等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相比之下都属于严重的铺张浪费…… 最终,他决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把难题留给隔壁的航空工业集团了事—— 要是他们觉得发动机这玩意属于耗材,还是自己造更稳妥,那也不是不能把D30KP2给国产化了。 顺便给下面技术薄弱的研究所练练手。 如果他们觉得为了百十台发动机专门立个项似乎不太值,那常浩南也乐得把资源集中在更重要的型号上。 权当是支援北方邻国抵御来自北约的军事压力…… 正这样想着的时候,两名肩上扛着二毛四军衔的空军军官已经来到了众人面前。 二人分别是临潼场站的负责人严坤,以及空108团政委寿国富。 21世纪初这会,空军还没有进行改革,航空单位和地勤单位在编制上分得很开。 而正常情况下,航空兵团和场站都是团级单位。 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这边都高配成了副师。 至于108团的团长…… 自然是还在架机飞回来的路上。 一番简短的情况汇报过后,众人便在严坤和寿国富二人的带领下,来到了那片盖着机棚的区域附近。 虽然刚才在飞机上的时候,他就已经大致估计到了这四个东西的规模。 但如今真正站到地面上观察,还是让他感受到了几分压迫感。 其实,如果单论体积的话,这几個机棚的尺寸倒也没有特别离谱。 毕竟就连火炬实验室的主楼,横向跨度都有大约60米。 只是机棚这种东西四下通透,所以视觉效果要夸张得多。 而且,这会常浩南才发现,其中两个实际上还没有完工。 可见相关准备工作确实进行得比较匆忙。 “我们本来是准备给这四架飞机分别建造一个加固机库的,就像是廷达尔空军基地的B52那样。” 乔晨青坐在观礼台上,对旁边的常浩南说到: “不过么……后来发现时间实在太紧张,两个月盖四个机库根本就不可能。” 他无奈地笑了笑: “而且超大型加固机库的建造难度也很高,我们国家目前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再加上图160本身也没有隐身图层,相对比较皮实,所以就暂时先修了四个机棚,好歹防范一下风吹雨打……” 常浩南一时间有些难以评价。 实际上,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军,对于B1B和B52这种非隐身轰炸机,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直接露天晾着的。 毕竟战略轰炸机一般都是在大后方停着,这种地方如果挨了炸,那大概率就是奔着核弹头去了,有没有机库影响实在不大。 而且,飞机外部件在设计时其实就会考虑耐雨雪天气,所以并没有外人想象中那么娇贵。 至于隐身飞机,那是隐身涂料过于娇贵,平时必须待在恒温恒湿的地方,所以迫不得已需要一个封闭环境而已。 不过,这些东西,作为空军掌门人的乔晨青自然也应该门清。 所以,这种行为就只能解释为…… 类似一个孩子刚获得新玩具之后的那种呵护。 好在几个铁皮棚子而已,花不了几个钱。 哪怕把飞机的事情抛到一边,至少也能让地勤同志的工作环境舒适一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