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当然可以,老朋友。你是这个研究所的负责人,这本来就应该是属于你的工作。” 兰顿·克雷几乎不假思索地笑着回答道。 但是。 紧接着,他的语气便严肃起来: “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快。” “千年数学会议下个月就要举办,如果我们想赶上参加,那无论如何,都要在这个月之前开始进行舆论造势,否则恐怕很难获得邀请。” 而亚瑟·杰夫却皱了皱眉头。 作为一名数学教授,他自幼就表现出了颇为天才的属性。 从小到大的数学考试,基本全部都是满分。 就这样,他一路顺风顺水地进入了哈佛大学。 然后,天就塌了。 很快他就意识到,天才和天才之间,也是有差距的。 就如同那句著名的话——每个nba里的饮水机管理员都是自己生活中的乔丹。 每个哈佛里面的学渣,也都是自己生活中的天才。 而很不幸地,亚瑟·杰夫就成了其中一个。 当然,说他是学渣,确实是有些夸张了。 毕竟在从哈佛毕业之后,杰夫还是留校任教,并一路晋升成为了教授。 甚至也算是跨入了“数学家”这个门槛里面。 但也就仅限于此。 这么多年下来,他早就对自己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 想要靠正经学术成果实现青史留名,难度已经比较大了。 只能来一些剑走偏锋的路子。 因此,他必须考虑,这会不会是他此生仅有的机会。 千禧年数学难题。 每解决一个悬赏一百万美元。 噱头足够了。 哪怕不了解数学的人,也至少能看得懂一百万美元的含金量。 唯一的问题是学术界。 如果选择的问题理论和现实意义不够高。 或者单纯就是不够难,你这边发布没两年让人三下五除二全都给破解了。 那确实也能青史留名。 只不过是以小丑的形象留名。 因此,在这件事情上,必须足够慎重。 思索半晌之后,杰夫提出了个折中的方案: “反正只是造势,只要把百万美元悬赏这个要素给宣传出去就行了,至于具体的悬赏清单,我们可以留个悬念,等到大会上再公布,这样效果没准还更好。” “这样也好。” 兰顿·克雷从善如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