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幕后餐厅,位于巴黎第七区波旁宫附近。 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作为一家服务于上流社会的高档餐厅而存在。 但由于环境相对私密、距离核心机构的距离都不太远,加上高昂的价格相当于先天设置了一定的准入门槛,所以逐渐成为了一些中高层人士下班之后“开小会”的位置。 几十年过去之后,这个餐厅的地位已经水涨船高,基本已经达到了“往来无白丁”的水平。 政界、商界、娱乐圈的人士,都倾向于在这里谈论一些不愿意公开的事 相应地,餐厅内部的私密性和安全性也已经远超当年。 据说从来没有任何一家媒体在这家餐厅里面挖出过有用的消息。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记者喜欢蹲在附近,看能不能捕风捉影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下班之后,勒梅尔没有用自己的司机,而是让卡罗琳开私家车把自己送到了幕后餐厅门口。 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有越权之嫌,虽然不可能让人抓住什么证据,但知道的人总归越少越好。 卡罗琳作为勒梅尔的秘书,虽然理论上属于政府雇员,不完全受后者节制,但二者总归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比给谁开车都一样的司机可靠的多。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劳瑞·沃茹尔海军中将带领舰队出访的消息,乃至详细的日程表,都是卡罗琳给搞来的。 她本来就是知情人。 “我在东边街区的停车场等您。” 卡罗琳把勒梅尔放在饭店门口,然后驾车扬长而去。 就像是顺路把熟人放在半路一样。 这种级别和类型的餐厅,不询问客户身份自然是基本职业道德。 勒梅尔报出一串数字,工作人员便向他指明了包间的位置。 按照对方的引导,他很快用一张卡片打开了包间门。 同样穿着一身便装,低调装扮的沃茹尔海军中将已经坐在里面了。 从面前咖啡的残余分量来看,应该已经等了有一段时间。 “晚上好,劳瑞。” 见面之后,二人先是来了个热情的拥抱。 虽然那平常见面不多,但总归是同在巴黎奋斗的同乡,绝对不可能是陌生人的关系: “抱歉来的有点晚,之前出差去新加坡,回来之后攒了不少事情要处理。” “没关系,纪尧姆。” 沃茹尔拍了拍勒梅尔的肩膀,示意自己并不在意: “无聊的案头工作嘛,我理解的。” 勒梅尔慢条斯理地把帽子、围巾和风衣分别挂在衣帽架上,然后落座在沃茹尔对面: “倒也不完全是那些没用的事情。” “比如最近我们协会准备设立一个军用航空设备管理委员会,正在考虑具体的人选组成。” “那不还是……” 中将本来想要脱口而出说那还是没什么用的事情,但话说到一半就意识到情况不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