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白圭等人也是一脸的期待,等待着自己换取物资。 “根据系统的规定,每个人可以获得十斤大米,现在发给大家。” 叶玄说着,将一袋十斤的大米交给了白圭。 其他人来的时间不足一个月,所以拿不到满勤工资。 一个月就十斤大米,系统还算得很精细,一两都不能多给。 墨子等人来了21天,每人7斤,一共42斤。 苏轼两人来了15天,一人5斤,一共10斤。 发完大米之后,叶玄表示今天放假,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想留在景区也可以,想回去也可以。 但是,现场没有一个人离开。 大家虽然知道了可以换物资,也选好了自己心仪的物品。 但是并不确定自己换取的物资是不是实用,这一点还需要叶玄指点。 叶玄想了想,觉得也对。 确实得讲究个性价比,得换那些实用又有价值的东西。 白圭率先开口: “二弟,为兄想换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另外,还想换些武器回去研究,说不定能有所突破。” 叶玄点了点头,心想这圭哥还真是个实在人,知道粮食是硬通货,武器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他想了想,开口道: “圭哥,这粮食嘛,咱们得换那些产量高、收效快的,比如这杂交水稻,还有红薯、小麦之类的,比你们那时代的庄稼产量高多了。” 白圭眼睛一亮,连忙问道: “二弟,这杂交水稻有何神奇之处?” 叶玄嘿嘿一笑,得意地说: “这杂交水稻啊,那是现代科技的成果,产量是普通水稻的好几倍,最高可以达到亩产2000多斤。” 2000多斤,别说是白圭,就连苏轼都惊呆了。 在场的众人全都惊呆了。 就算是在北宋时期,大米亩产也才300多斤,这足足高出了好几倍,更何况是在战国时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