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叫单梭织布机,先定经线,然后用飞梭法控制纬线就行了。 画好图纸,再三确认,韦天宝去木匠作坊,让师傅们先做出一台样品。 这里的木匠铁匠,都是韦天宝从半山岛带来的自己人,可靠,技术也高。 榨油设备,也在加紧打造之中。 县丞薛闾来找韦天宝,汇报道: “韦县令,现在是小麦耕种季节,按照常例,县令应该去四乡八里看一看,督促百姓的农桑生产……如果耽误了农时,只怕刘表大人会怪罪。” 上任以来,韦天宝都在忙着自己的私事,县衙里的事,都交给了薛县丞。 但是有些事,薛县丞办不了,必须县令出面。 韦天宝笑道:“那就今天吧,我们骑马下去看看。这么久了,我也该跟乡亲们打个招呼。” 薛县丞早已经准备妥当,和韦天宝一起下乡。 韦天宝吩咐叫了十几个兄弟跟着自己,套上四辆马车,带着一批铁制农具,还带了一些金银铜钱,带了几百斤芸苔子种子。 九月天气,秋高气爽。 老百姓的秋种工作,进行到了一半。 田间地头,都是忙碌的农民,有人在耕地,有人在整理,有人在播种,有人在挖水沟。 农民都很穷,可谓衣不蔽体。 大多数人,都赤着脚在地里干活。 有的人连铁锹都没有,用硬木做的木锹挖土整地。 韦天宝叹了一口气,从马车上取了一把组装好的铁锹,送给一个小伙子: “大兄弟,这把铁锹送给你了,能不能陪我聊聊啊?” 小伙子看着韦天宝,拱手道:“贵客,我们素不相识,我不能要你的东西,一把铁锹,可不便宜。” 薛县丞在一边说道:“这是我们平野县新任县令韦大人。既然是大人送给你的,你就收着吧。” 小伙子一愣,退回两步,躬身施礼:“小人谢松,见过韦县令。” “不客气。” 韦天宝将铁锹扎在土里,问道:“谢松,我看你谈吐不错,颇知礼仪,想必也读过书吧?” “小人读过五年书,因为父亲病亡,家道中落,只得回家种田。” “人才啊。读过五年书,也算是不简单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