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猪肘不能煮的太软烂,要筷子插进去还得费点力脱出来,这个时候去骨,转着去,你看着。”师傅左手按肘子,右手拿刀,切断筋膜,将骨头旋转着脱出。 “这一步一定得捆结实,不然后面下锅容易散。”剔去肘骨后肘子的形状有些乱七八糟,师傅卷成卷后用棉线牢牢捆住,赵晓婧紧盯着师傅翻飞的手指。 “刚才煮的时间短,肉入不了味,肘子里面也不够糯。这一步隔水蒸,可是猪肘进味和保持口感的关键,别看它蒸两个小时,但是出来既能进味,肉质又不散。” 师傅讲的全是重点,赵晓婧连连点头,睁着眼睛生怕错过一处细节,看着师傅将捆成团的肘子浸入重新调好料水的炖蛊中,又将炖蛊放入蒸锅上层。 “鸡蛋里面加上半克盐,稍微调点味,面粉淀粉各一半,放了全蛋液,这道菜就是软炸糊,先脆后软。手上使劲,要没有搅打到没有颗粒,再不行就过滤。” “加点料酒,这一步是秘诀,鸡蛋浓糊不仅更香,而且更松软,完了还得加两滴油,服帖。” “要想上糊均匀,滚是不行的,得抹,先单独给盘底抹个油,这样蛋糊不黏粘,一会把肘子放盘子里抹。” 师傅做菜做的行云流水,讲话也是一语道破天机,赵晓婧狂记记知识点的同时恍然大悟。 原来是加料酒!这一步被她误打误撞加了啤酒,触发了类似的松软效果才拿到菜谱,加啤酒的蛋糊已经很松软了,不知道师傅这个料酒加进去是什么口感? “晾凉,这样沿着长端把细绳割开,水分得擦干净,然后才挂糊,挂糊要这样来回挂匀,下锅之后不能动,得等定型。” 三小时后,师傅从锅中捞出炸的金黄的圆肘,微微控油之后一片片切开摆盘。 盘子是特意放微波炉加热过的,摆盘之后这道锅烧肘子顿时变的赏心悦目。 不同于苏雨辰打包回来那份和赵晓婧自己试验时的潦草,师傅的锅烧肘子是整齐的圆形,中间是白里透红,皮带着酱色的肘子,外皮是围着肘子包裹一圈的金黄蛋糊,显得略微厚实。整条圆形锅烧肘子被切头去尾后保留了中间最匀称的部分,摆盘之后又放上调好的椒盐、老虎酱,师傅便原地消失。 赵晓婧麻利的拿筷子尝菜,一入口脑中便立刻出现“原来是这样”的感悟,好像这个菜原本就该是这个味道。 入口的这块肘子层次感极为丰富,外皮酥、松、脆,但它的脆又和脆炸糊的脆不一样,它的脆是蓬松的,更接近于酥,咬上一口唇齿还余留微微的蛋香。内里软、烂、浓,馥郁的肘子油脂软糯而不散,经过煮和蒸,味道已经通过酱色的肘皮进入了里面绵柔而又不烂的瘦肉中,淡淡的,但有种十分原始的香浓。 第(2/3)页